2021年10月14日,是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自古有“登高赏秋”、“饮宴祈寿”之意。发展至今,“敬老爱老”的内涵逐渐加深。因此,我们又称之为“敬老节”。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唐山市图书馆开展了一次充满温情暖意的老年读者座谈会,围绕图书馆的建设、服务与老年读者们进行了近距离、面对面地交流。 其中大部分老年读者,都是几乎天天到图书馆“打卡”的“忠实粉丝”,既是图书馆几十年变迁的见证者,更是图书馆不断成长的守护者。他们大多或是满头白发,或是步履蹒跚,但却仍精神矍铄、风采依旧。 董老先生是一位老学究,虽已年过古稀,却仍笔耕不辍,活跃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近日来,他一直致力于查阅和研究作家管桦的史料,并直言图书馆的书虽然浩如烟海,但仍有部分资料欠缺,为我们丰富馆藏、征集资料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于老先生也是图书馆的“铁杆读者”,相比较唐山宴的美味佳肴,他更享受图书馆的“精神食粮”,对他来说,“读书看报”是一大幸事。老先生还带来了自制的“阅览须知”,用词严谨、细致周到,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唯一一位发言的女士引经据典,述说她对图书的热爱以及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正如白发苍苍的赵老先生所说,每天一早出发来图书馆,都会为熟睡的家人留下五个字的纸条:“我上班去了。”
偏爱时政知识的谭老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和职能如数家珍,他得益于馆内丰富的报刊资料、便捷的文献复印服务,并盛赞馆员的兢兢业业,他坦言图书馆对于他,就“像家一样”。
其他几位读者也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读者关心的典型问题。图书馆每年都会调整图书类别和比例,以尽可能满足读者需求,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大力拓展城市书房的建设,缩短图书与读者的距离,让您更阅读图书更加便捷。
唐山市图书馆对各位老读者对图书馆的监督与厚爱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图书馆唯有在大家共同的呵护下,才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