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就有5000名游客走进曹妃甸多玛乐园体验捕鱼之乐。连日来,多玛乐园入园游客一直在高位运行。是什么让这个“渔”文化主题乐园如此火爆?
几年前,这里还是渤海岸边一片荒凉的盐碱滩涂。2013年开始,投资15亿元,建设了一座占地2500亩的大型“渔”文化主题乐园。游客在这里能够亲身体验曹妃甸湿地渔业文化,体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10月3日,遵化市的张雨梵和家人一起来到多玛乐园游玩。在体验第一个项目“智能捕鱼船”时,张雨梵连呼“太神奇了!”。与其他游园划船大不同:手指轻轻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就能轻松自如地操控捕鱼船。
多玛乐园员工王健龙在为游客讲解用电脑操控智能捕鱼船的驾驶方法
小游客张雨梵在多玛乐园体验用平板电脑操作智能捕鱼船
像张雨梵一样,前来多玛乐园游玩的游客,处处能感受到“科技创新的神奇力量”。
多玛乐园副总经理张萍介绍,多玛乐园内有50多个互动游乐项目,所有项目均为自主研发,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拥有全球首创、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游乐项目多达20余项。
今年国庆节当天,北京小游客胡志翔和父母第二次来多玛乐园游玩。一家人在“智擒游鱼”项目玩得不亦乐乎。胡志翔告诉记者,智擒游鱼项目看似简单,其实是利用鱼儿逆流而上的习性,用水车、压水井等汲水工具把水取出导入水道,形成一种逆流诱惑鱼儿。这个游戏让他认识了各种汲水装置,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水车博物馆。”
北京游客胡志翔一家在体验“智擒游鱼”项目
现代高科技为曹妃甸旅游赋能。渤海湾千年传统捕鱼方式迸发出新活力。多玛乐园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不断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闪光提示笼、旋转捕鱼水车、电动抓鱼机、压力式游鱼捕捉智能装置、轱辘式游鱼捕捉智能装置、旋转式露天鱼疗装置等众多创新项目,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新奇的旅游体验。
超级机器人:多玛乐园将工业机械手臂运用到娱乐项目中,在原有机械手臂的基础上,搭配自主研发的运行程序,使机器人对位置和速度的把控更加精准。
时空快线:多玛乐园自主研制的轨道式水上交通工具,堪称现实版的《千与千寻》水上列车。车身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时光隧道,由一根根钢管搭建而成,造型充满科技感。
欢乐捕鱼机:模仿挖掘机的操作规程,将机械手臂与捕鱼抓手完美结合,同时配有可视屏幕,不需下水即可看到鱼儿在水中的动向,让鱼儿完全在掌握之中。
多玛乐园高举“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两面旗帜,以“中国创造”,创建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目前,多玛乐园是我国唯一一家大型“渔”文化主题乐园,获评河北省旅发大会新业态项目,河北省“十大”文化和旅游产业优质产品品牌、河北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唐山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今年顺利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
自2019开业以来,多玛乐园深受市场好评,节假日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的“多玛现象”,成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的生态旅游、水上娱乐、自驾远足的目的地。如今,多玛乐园作为战略支撑项目,已经成为曹妃甸文旅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