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推出“红色印记,薪火相传”“工业寻遗,探索未来”“滨海心潮,浪漫邂逅”等8大主题100场活动,10月1日-8日全市共接待游客901.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67.4亿元,文旅消费活力全力释放,文旅市场平安有序。
弘扬唐山“五种精神”,优秀文化礼送假期
立足“弘扬‘五种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充分展现唐山地域传统文化魅力与时代精神,把中秋团圆和国庆祈福做成双节点、双流量。组织全市文化场馆、重点景区、商业街区等文旅场所,开展了快闪、脱口秀、非遗手作、专题讲座、主题展览等活动,让文化体验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唐山市图书馆“乌金印记・纸墨留声: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文献与实物联展”、唐山博物馆“光影长城-滦东抗战红色摄影展”极大满足了市民游客精神文化需求;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国庆系列文艺演出、遇见艺术主题演出、清东陵口述实景剧演出、中国广播艺术团走进滦州暨“安居之夜”惠民演出等活动精彩纷呈,浓厚了节日喜庆氛围。
重点景区场景焕新,沉浸体验引爆市场
各重点景区通过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打造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举办“菊韵满南湖·欢歌颂国庆”系列活动,《歌唱祖国》音乐会邀请了著名歌唱家殷秀梅、关牧村等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美好祝福,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旋律悠扬山水间·乡村文旅享假期》进行了报道;2025唐山南湖金秋菊展以百组菊艺造型展现锦绣唐山,国内首部湖中岛沉浸式实景体验剧《那年芳华》再次华丽上演,奉上集视听盛宴、文化体验、自然美景与亲子游乐于一体的节日盛宴。河头老街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举办了大唐英雄荟秋季系列活动,重磅推出的大型水舞实景剧《大唐曹妃》,打造出一场沉浸式的大唐文化体验。主题巡游、特技表演,以及相声、戏曲、魔术、杂技、武术、皮影等超500场中式欢庆节目全天循环上演,数百名NPC与游客趣味互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10月3日,河头老街单日接待游客量超13万人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文旅+”多业态深度融合,创意引领消费热潮
推出“文旅+”跨界融合新场景,打造消费新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花式”联动点燃消费热情。以“票根经济”为串联,推出一系列融合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会展等元素的酒店行业假日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内容丰富、体验多元的专属礼遇,带动多家酒店连日呈满房状态,外地游客占比近90%;建国里、吾悦广场、太阳城等商业街区推出“探城市源头·拾光建国里”摄影展、二次元漫展嘉年华、“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等活动,各体育场馆场地累计接待市民游客6万人次,有效带动周边消费,放大文商旅体健乘数效应;培仁历史文化街举办“双节同庆,艺韵培仁——2025青年文化艺术节”“国韵中秋,耀世国庆——培仁青年创艺节”,通过市集、评剧表演、非遗手作、音乐演出等展示本地旅游资源及特色文化;“可以吃的博物馆”唐山宴通过沉浸式演艺、爱国合唱系列体验,吸引各地游客打卡,假期首日接待游客突破4万人次;海岛亲子嘉年华、多玛乐园“丰收季”,启新1889潮玩市集、电子音乐节,以及遵化山里各庄“正好儿快乐营”、稻田艺术节,迁西“青山关长城赏月圆”、“吉祥凤凰山万福节”等,让城市旅游、滨海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多姿多彩。
安全升级暖心宠客,文旅市场安全有序
安全为基,服务为本,假日文旅工作准备充分。及时发布“两节”文旅活动、出游提示,引导游客安全文明旅游。市县两级文旅部门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假日期间加强现场调研指导。优化惠民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唐山周末”小程序汇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要素,让游客“一机在手、畅游唐山”,乐享全流程智慧服务。景区设置的暖心驿站、维权服务站、接驳服务等,提升了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