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海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并介绍《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提升文化大都市吸引力”作为任务之一被纳入《规划》。
《规划》提出,围绕建设“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标,打响上海旅游品牌,城旅一体、主客共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高原”,以引领性重大项目、名片性重大活动、功能性重大平台构筑旅游发展“高峰”,全力增加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贡献“倍增”计划,到202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7000亿水平。
《规划》具体明确了上海旅游业实现高品质发展的四方面任务。一是提升市民、游客获得感,建成200个市民“家门口好去处”。全市进一步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引导供给、创造需求,推出更多首演、首秀、首展、首创旅游新品。二是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空间融合、业态融合、服务融合。打造“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持续建设好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中国红色旅游地标,提升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水平。三是优化城市旅游新空间。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中心城区打造都市旅游高品质全域型核心引领区,文旅赋能新城打造都市旅游目的地新节点,借力南北转型培育沿江沿湾旅游发展新动能,多旅融合促进崇明打造国际生态文化示范区和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岛。四是强化旅游枢纽门户功能。建设国际旅游重要门户,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旅游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和延伸“一带一路”邮轮航线,支持旅游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设立旅游分部、跨境平台。
《规划》明确,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申城的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市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都市文化精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凸显。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